近日中港股災令一眾股民的身家瞬間蒸發,感覺有如體驗《大時代》中股市的大升大跌。看着中證監暴力干預股票市場,妄圖救市反而弄巧成拙,恰似丁蟹的橫蠻霸道,令人民失卻信心,致使恐慌性拋售的情況惡化。我將大半身家投入股票市場,現在的心情不用多說,但我們的生活不是單單只有股票或是錢,為了讓自己抒發情緒,我的方法是回望《大時代》。
四月時,無線電視有見股市大升,進入牛市階段,於是決定於深宵時段播出一九九二年首播的被譽為「神劇」劇集《大時代》,由四月二十日播映至六月十二日,共有四十集。消息傳出時,大家都關注播出鄭少秋參演的劇集時股市會下跌的「丁蟹效應」,而我也因此而對這劇感到好奇。漸漸發現,這個造成噱頭的現象只是取巧而已(因為股災是在《大時代》播畢後才發生),但這劇是不折不扣的引人入勝,更留意到新晉導演郭子健是《大時代》的死忠,會透過Facebook專頁與大家討論劇情,令我在這期間養成了每晚一邊收看《大時代》,一邊趁廣告環節追看網上留言的習慣。對於多年來沒有興致收看大台節目的我來說,的確是十分難得,同時也看得出這兩個月來很多人的情緒皆被《大時代》高潮起迭的劇情所牽動。
《大時代》如此令人津津樂道,究其因是其對人情世故的深刻描繪。然而在演員演技、劇情的舖排、電影化的拍攝手法以至加強戲劇效果的背景音樂都是這劇的成功因素。當年首播時我還很小,沒有絲毫印象,之後幾次重播也沒有機會收看。今次是我第一次觀賞這劇,勾起了我對韋家輝作品的興趣,嘗試紀錄自己觀賞這劇的感受。由於有四十集之長,於是按劇情脈絡分為四大部份作出評價。
第一至六集-方進新傳奇
第一部份是首一至六集,亦即是含有方進新戲份的部分。以上是我簡單畫出首六集的重點人物關係圖,主要圍繞方家與丁家,另有幾個重要角色介入(黑色箭咀意指友好關係,紅色則指敵對關係)。可見之後的劇情都是由這層層關係發展出來,首六集的人物關係絕對奠定了之後三十四集的劇情發展。這部份的主要角色為方進新(劉松仁)、丁蟹(鄭少秋)和羅慧玲(藍潔瑛),另加上股票界的人物陳萬賢(江毅)和葉天(羅樂林),以及黑白兩道的人物龍成邦(曾江)與周濟生(劉江)。方進新只有在這幾集中出現,卻已概括了其傳奇的一生,對整個劇起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因為這個部份的重點是他和丁蟹的關係-由友好變交惡而之後演進成下一代人的對決,加上他和羅慧玲的愛情也是一大主線,決定了之後三十四集主要角色們之間的互動。
這個部份有幾個亮點。首先,第一集是最受注目的一集-因為大膽起用倒敍手法,講述方家與丁家的結局,以及方展博情歸何處。老實說,我初次看第一集時覺得劇情交代得太多太快,畫面、文字及旁白在幾分鐘內已經交代了幾年內不同人物的結局,在一集內交代了長大後的方展博成功報仇,又回到幾十年前開始講述方、丁兩家人的關係。由於我那時還未了解人物角色的背景,所以接收得比較吃力。後來看過劇情介紹後才發現,這個倒敍手法是極具震撼力-本身不知道劇情的觀眾,必定十分好奇為何丁蟹會忍心拋親生四子落樓;另外,讓觀眾預先知道結局,反而能提供觀眾動力去追看,因為之後丁蟹五子的性格原形畢露時,大家的心態不再是好奇,而是等待這一幕的出現。單單這一集就已經完全示範了《大時代》的飛快節奏,好處是觀眾很容易情不自禁投入劇情當中,坐在電視機前不知不覺便過一小時;不好的地方當然是很多時沒有看幾句對白已經不太能跟得上劇情發展。當時採用破格大膽的敍事方式,反見現時劇集在這方面的陳腔濫調。
這六集對於整個劇集來說,預演了極端的劇情發展,就如爬山般高低起伏,即是登頂後感到開心興奮,劇情便會峰迴路轉,旋即墜入極度悲慘的深淵,對觀眾而言,簡直與「食一啖砂糖十啖屎」沒有分別。經過兩集的人物塑造,方進新已經表現出其聰明正直的性格-博學多才、有自信和膽識、堅持信念,於第三集冒險與貪污成性的陳萬賢在股票「北極星」上對賭,即使輸了的後果是傾家蕩產甚至坐牢也在所不惜,最後與戰友葉天聯手擊敗陳萬賢。即使過程中方進新依賴一定運氣才能反敗為勝,但仍然突出了他當時於股票界已達無人能敵的境界。
緊湊的股票戰是《大時代》令人感到深刻難忘的場面,剛完成了第一場股票戰,方進新的事業應該如日方中,編劇卻很無情地安排進新在同一集內在登上山頂後迅即跌入萬丈低谷,被認識了三十年的摰友丁蟹誤以為搶走其意中人羅慧玲,一拳打傷致腦部重創。他昏迷一年多,巧遇大跌市,方家需要變賣資產,一家人由豪宅淪落到搬遷屋邨小單位,幸得愛人慧玲對他始終不離不棄,幫忙照顧自己又養育年幼子女。即使進新甦醒,其身份也由一位擁有受人青睞的上流紳士頓變成一個遭人白眼的弱智人士,缺乏照顧自己的能力。得到家人的支持及自己堅持嘗試後,進新慢慢康復過來,堅決付起男人的責任減輕慧玲的壓力。當中經典一幕必定是進新疊不到報紙而差點被老闆棄用,跪地哭求老闆再給予機會,直至他做到時才出糧,進新盡訴出重視家人的心底話,十分催淚。然而,最後還是要進行一次極端的劇情發展-丁蟹找上門來,把康復進度良好的進新一拳打死,而其子方展博更在場目睹事發經過。如是者,方進新由事業如日中天變成痴痴呆呆,繼而慘死,整個過程只在兩集多的時間內完成,他卻已經經歷了「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再得而復失」的悲慘命運。這個悲劇人物,奠定了往後方、丁兩家勢成水火的關係發展,也提供了一個堅實的理由讓方展博為父報仇。
第七至二十集-方展博崛起
第五集後段開始交代一九八五年的劇情,即是進新之死十一年後。慧玲獨力供養四子女,由一個青春少女漸變成獨力撐起半邊天的小巴司機,因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而變得男性化,養育方家三姊妹長大成人,而展博做學徒多年,一度流浪街頭,自暴自棄。有趣的是有次他與徒弟上阮梅(慳妹)修理電視時,討論方家單位的風水坐正三煞:雞犬不寧、家破人亡、絕子絕孫,預言了往後方家的命運。
玲姐發現他後帶了他回家,一次賤婆婆到訪方家探望四子女,展博卻對她破口大罵,因為丁蟹當年在他面前打死他父親,致使玲姐不能做少奶奶而要捱苦,方芳與展博的關係破裂,這三分多鐘的獨白將他抑壓多年的情緒爆發出來,相當催淚。賤婆婆聽罷激動落淚,更跪地為兒子的罪過求方家原諒,為多年愧對方家而道歉,巧妙的是玲姐並沒有過去扶她,只是別過臉低頭啜泣,盡顯其多年的委屈。這個富電影感的畫面具有前、中、後的景深。賤婆婆是連結方、丁兩家的人物,她知道親生子孫做錯,又未能向受苦的主人子女贖罪,跪地道歉也無力改變兩家人;玲姐三姐妹站在一旁啜泣,形成對賤婆婆的壓力,增加其無力感;最遠的還有偷看到整個過程的慳妹,暗示了她漸漸了解方展博及其中介入方家的事情中。
方家所住的恒安邨是這十多集的一個重要場景,方家與慳妹為鄰居,他們可以走幾步便到對方的家裡,而我特別喜歡在走廊上的鏡頭移動。例如有一幕長鏡頭首先跟隨叫賣白糖糕的小販步進走廊,然後展博在走廊走向鏡頭,一路對鄰居搗蛋破壞,更走進慳妹的家中惹事生非,生動的鏡頭移動塑造出走廊的空間感,往後更漸漸突顯展博與慳妹的親密感。
這時期的展博是極度頹廢,對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希望和衝勁,甚至連玲姐都未能勸服他變得長進。有人說:「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葉天的出現便是帶給展博一個甦醒的契機。精神失常的葉天的出場有如世外高人,行徑怪異,穿著一身西裝,卻手持一把黑破傘,在展博最沒有生存意志的時候出現,以激將法令展博置諸死地而後生,並傳授其成功的法門,喚醒展博心中對股票潛藏已久的熱忱,重拾生存目標,找到自己的世界。由他們相識開始,他們的關係便好像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關係般,頹廢的展博就如頑劣的楊過,葉天則仿如誤打誤撞教授楊過畢生武功的歐陽鋒。葉天帶展博往他居住的地方,即是已經荒廢掉的華人會證券交易所,氣氛詭異,更與展博自編自導自演地重演當年接電話、畫黑板的交易場面,兩個傻人在荒廢的場景裡衝勁十足地扮演股票經紀,很能代表展博絕處逢生的意味。葉天對展博說的一段話非常激勵人心,促使他走進股票的世界:「一個人要成功,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世界,只有在自己的世界裡,才能把自己的潛能天份發揮到最高的境界。你問問你自己,如果你知道你明天就要死,你會幹哪一行?在什麼地方用完你的最後一天,直到死為止?」然後好像問每一位觀眾同樣的問題,十分深刻:「你找到自己的世界沒有?」我相信,這條問題會長存於我心中,或許在日後感到氣餒失意時,想一想葉天這段說話,反問自己一句,應會有所頓悟。
其後龍成邦之女龍紀文與展博誤打誤撞下相識,性格堅強好勝,與慳妹溫柔賢淑的性格有天淵之別,卻一同漸漸與展博關係瞹眛,其後更陷入三角戀情。展博鼓勵紀文回台灣與父親團聚,而成邦因多次被子女背叛而變得疑心極重,決定向二十三個兒女攤分家產後,從此六親不認。紀父一直對父親不離不棄,最後感動父親相認,而龍氏父女的溫情線在最後有助展博抗衡丁氏勢力,在這裡就此帶過。
這部分會開始穿插很多台灣的場景,因為有幾個重要角色身在台灣-丁蟹、龍成邦及周濟生夫婦。丁蟹當年逃避因打死進新而入獄,逃到台灣來,卻又因事而坐牢十四年。出獄後,丁蟹密謀逐一找出當年的仇家算帳,首先盯上成邦。這段劇情仿傚《海角驚魂》(Cape Fear)中羅拔迪尼路(Robert Di Niro)跟蹤復仇的演出,先是令人心寒的出場,後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情節,包括綁架成邦,將他綑綁放在車尾箱,向他吐口水又拋磚頭打他,更放榴槤於箱內弄至臭氣沖天;之後丁蟹擄走濟生之妻華姐,將濟生玩弄於股掌之中。丁蟹的橫蠻霸道在這段劇情中顯得十分鮮明,就連成邦及濟生兩個昔日梟雄都要對他低聲下氣和道歉,而他在第三部分那十集裡,還會展現出更立體的人物特性。後來濟生在華姐面前被殺手突襲,身中三槍,雖沒有死去,卻令華姐心臟病發,這一幕的處理相當有電影感。首先是將畫面和對白的節奏拖慢,突顯華姐病發對濟生的極大衝擊;然後配以一連串濟生手下追殺槍手的槍擊聲,濟生目睹華姐慢慢倒地,慢動作地過去扶她;最後不斷呼喚「阿華」,由具有極重回音變到完全靜音,畫面及聲音的處理手法成功描繪華姐之死對濟生的震撼,以至帶來他其後人生的改變。
這個部分的股票戰由陳萬賢私生子陳滔滔向其父宣戰而引起,是整部劇的重點,也是見證展博於股票界崛起的一大劇情。這段運用了平行敍事的方式,一邊突出滔滔大戰萬賢的刺激,另一邊交代展博的成長。葉天精神病發,傻傻地向展博道:「戰雲密佈,三江之中,風浪不息,鐵索連舟,如履平地。」滔滔大戰萬賢,大量買進後者旗下「萬光國際」的股票,意欲取得控股權,但萬賢不為所動,反而大量出貨,萬賢誓要將價位壓至一塊七毫,與其他同系股票價位一樣,滔滔後知後覺,才發現原來萬賢採取聯線控股的策略,將旗下六隻股票互相掛鈎,互相交換持控其餘公司的股份。於是,在這場「一塊七毫」的角力上,滔滔先敗一仗。此時葉天有感自己時日無多,決定盡快將畢生功力傳授展博,與他玩股票模擬遊戲令他飛快成長,情節仿如風清揚傳藝令狐沖。展博明白到股票是人的遊戲,要擊敗對手就要找出他的弱點,終於悟出「欲破曹公,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對付陳萬賢聯線控股的致勝辦法便是「火燒連環船」,找出任何一隻旗下股票並針對性重點攻擊,便能一舉打破聯線控股的佈局。他將六個一元分別放在六個杯麵裡,寓意要取得一元便要將整個杯麵吃光,比喻要擊敗萬賢便要選定一隻股票並貫徹始終大量買進,終於啟發了滔滔徹底擊敗萬賢。這是我在《大時代》中最喜愛的一段劇情,除了有出色的對剪手法及平行敍事,還很生動描述一場鬥智鬥力的股票心理戰,以三國演義的橋段比喻股票市場上的角力,不像其他幾場股票戰涉及較多運氣成分,最後展博對手下敗將萬賢流露出吐氣揚眉的笑容,更令人非常振奮。
另外,丁氏四兄弟都已出場,其窮兇極惡的性格在觀眾心中根深蒂固,而丁孝蟹卻與方婷迅速發展戀情,更一度達至刻骨銘心的程度,多次插播Beyond的《未曾後悔》令他們的愛情意境昇華。可惜來得快去得更快,這時在台灣坐牢的丁蟹出獄回港,令方婷意識到兩代家庭之間的深仇大恨永不能磨滅,最後關係破裂,愛的反面就是恨,方、丁兩家正式全面決裂。
第二十一至三十集-丁蟹舞台
剛剛完成了方展博崛起的感動部分,劇情很快去到悲慘的部分,方家面臨被滅門的命運。方家知道丁蟹回港,決意要為當年打死進新一事而控訴他,而孝蟹等四兄弟也決心要救父親出來,狠下心腸不擇手段去阻嚇方家。首當其衝的是被丁益蟹強姦致染上性病的方敏,結果受壓力下跳樓自殺;孝蟹等人對方家下格殺令,方芳與方婷活生生被拋下樓死亡;展博大難不死,卻要逃亡到台灣;玲姐親眼目睹過程,弄得神經失常,疑神疑鬼,強迫自己要逢迎丁蟹,害怕丁家會再找人盯上展博。
這個部分的焦點是丁蟹,由他從台灣回港,再到法庭自辯和在獄中的場景,都能在不同角度刻劃丁蟹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仍是通緝犯的丁蟹回港後一直很想找慧玲,再次相見卻逼得慧玲想駕小巴撞死而弄傷自己,之後丁蟹往醫院探望她時受警察圍困,誤搶掉慧玲向他剖白她一直以來的感覺,這是一場重要的側面描寫。初認識時她以為他很有義氣,為人真誠,相處下來卻慢慢變得很怕他,不想再見到他,整個過程不足三十六個小時。慧玲形容他為生平遇見最自私最橫蠻的人,因為他永遠只會認為別人是錯,自己永遠是對,自以為大仁大義,實則小器霸道,將所有自己犯的過失推卸責任給旁人,不能與其說道理,自以為是地做很多很錯的事,活在自己的世界,堅持自己的一套觀念及準則,扭曲了世人一般認知的是非對錯,無論任何事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看似做錯了也會找藉口並將責任推卸給別人。這段對丁蟹的評價從玲姐的口中說出來,能夠提供一個客觀和具說服力的描述讓觀眾了解丁蟹這個人。
然而,單憑玲姐的心聲並不能完全形容丁蟹的全部特質,最能突出其性格的一定是他為自己的謀殺罪行而辯護的情節。一想到有可能終生坐牢,他在兒子面前展現出極其懦弱的一面,與自己一向保持威嚴霸道的形象完全不同;又覺得所有人都欠他,責怪其他人只是記得他曾經做過的「少許不好的事」,令他不能重過新生活,回到香港還要受牢獄之災;一直滿口仁義道德,強調自己重情重義,聽到兒子們動用黑社會的力量阻嚇方家停止對他作出起訴,雖然初時稍稍拒絕,之後不加阻止,間接釀成方家被滅門的悲劇。
丁蟹的性格如此立體鮮明,我認為編劇的安排十分巧妙。他的行為和言語與其性格一樣,令人覺得可笑,例如他與律師討論如何辯護時,律師提議將原來的「謀殺」罪打成「可原諒自衛殺人」,他竟斟酌於不提「殺人」二字,改成「可原諒自衛錯手令一個人長眠」,顯出其無知與自以為是;他自作主張,提議在法庭上打「感動」,以為自己的經歷令人同情,不顧律師的專業意見,想不到他在人生的重要關頭還是如此橫蠻霸道,說話毫無建設性;律師對他說,在第一堂時唯一要做的便是盡量斯文地回應法官「不認罪」,他便在監獄裡不眠不休地反覆練習朗讀「法官大人,各位陪審員,我不認罪」,務求做到最斯文的表達方式,在庭上卻表現緊張,以為自己一句話表現不好便代表法官對他的印象很差,場面相當可笑,也看得出他的想像力其實非常豐富;後來他聽着律師送來的錄音,努力背誦口供,為求脫罪而擅意捏造當時事發經過,再一次印證他事不關已便道德掛帥,利益受損時卻彷彿沒有底線。
丁蟹決定在法庭上自辯的幾幕更是一個將他性格表露無遺的舞台。首先,他在出庭前竟然熱身拉筋,精神亢奮,動作可笑得像秋官在音樂影片《香港料理》中的演出,一旦決定了自辯又不聽兒子們的勸告,代表了他極度自信時便毫不理會旁人意見的一面;然後他逐一親自盤問方家五人,先後爆出「清官難審家庭事」、「玲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我的確打死了方進新,可是這並非本案重點,而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等笑話,其間還要加插兒子們難堪絕望的表情,深化了其自以為是、一廂情願的性格;展博是最後一個被他盤問的證人,其時方敏已經因為丁蟹的盤問加上黑社會大肆張貼侮辱自己的海報而跳樓自殺,他極度憤慨,質問丁蟹若不是當年打死進新便不用逃到台灣,平時口口聲聲說自己是男人大丈夫頂天立地,丁蟹卻總有藉口維護自己,展博的形容非常貼切:「說你是壞人你又不是,說你是好人你又會打死人!」這一段透過展博的對白再次側面描寫出丁蟹其荒謬得十分徹底的性格。
孝蟹四兄弟在這個部分相當重要,身為黑社會龍頭忠青社的話事人,勢力龐大,做盡諸多作姦犯科、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們護父心切,不擇手段去達成目的。於丁蟹自辯期間,他們在背後一直派人搔擾方家,變本加厲,一步一步將方家成員逼上絕路。逼死方敏後,有一幕鏡頭特別拍攝方芳、方婷和玲姐向方敏的骨灰龕位躹躬,剛巧與旁邊三個未有佔用的龕位相呼應,暗示方家將有更多成員陪葬,這個隱喻相當高明,寓意悲劇陸續發生,更令觀眾感到膽顫心驚。之後方芳和方婷在一瞬間被人拋下樓慘死,加上之前方敏突然衝出去跳樓一幕,三姊妹的死法對觀眾而言震撼相當大,因為這幾個角色在先前二十多集經過不少鋪排和處理人物關係,觀眾們自然對她們投入了不少感情,具有份量的角色誇張地瞬間被人殺死或自殺死去,觀眾於一時三刻很難接受到。
第三部分是《大時代》中最沉重的部分,與很多令人不忍觀看的情節比較,我很喜歡具有詩意的一幕,就是描述展博在審判前忐忑不安地等待,又因為丁家的步步進逼而懷有不安的預感,便在公園內不斷摺紙飛機,唸出小學時參加朗誦比賽得獎的英文詩《Paper Plane》,亦即是片頭播放主題曲時,劇中一幕幕隨展博放紙飛機而呈現出來的橋段:
Paper plane paper plane紙飛機 紙飛機
How soft and light you are 輕輕的紙飛機
Hope to ride you in the air 真想騎著你
Up to the, high clouds fair 載我向那高處飛
Reach abode of heavenly realm 飛往一處桃源地
Paper plane paper plane 紙飛機 紙飛機
How soft and light you are 輕輕的紙飛機
Gracefully flying your wings’ pair 它多麼的優美
Look as ,if to a land rare 看似漫無目的的在飛
Yet, you are always there 卻又總會著地
Mission is what this plane bear 它總有它的使命
So let this paper plane 就像這架紙飛機
Lightly tapping my sorrowed heart 輕叩我心扉
Carrying away all my sads 載走我的傷悲
Hope to ride you in the air 真想騎著你
Up to the, high clouds fair 載我向那高處飛
Reach abode of heavenly realm 飛往一處桃源地
Paper plane paper plane 紙飛機 紙飛機
How soft and light you are 輕輕的紙飛機
Gracefully flying your wings’ pair 它多麼的優美
Look as ,if to a land rare 看似漫無目的的在飛
Yet, you are always there 卻又總會著地
Mission is what this plane bear 它總有它的使命
So let this paper plane 就像這架紙飛機
Lightly tapping my sorrowed heart 輕叩我心扉
Carrying away all my sads 載走我的傷悲
第三十一至四十集-終極對決
來到最後的部分,主要角色及道具發揮了完整作用。綜觀整部《大時代》,我會選進新與慧玲的戒指為最重要的道具。它是慧玲以僅僅二十元買回來,想讓進新送給自己,代表他們訂婚的見證。可惜的是當時進新忙着與萬賢打股票戰,未能在他最成功的時候親手送給她,之後丁蟹找上他時,它卻招致丁蟹的嫉妒,誤會慧玲離開自己是因為進新從中作梗,令進新先被打傻後被打死。當中較感人的一幕的是慧玲在進新昏迷後有戴着那隻戒指,足見她對進新不離不棄的愛護;多年以來,慧玲一直戴着亡夫的戒指,丁蟹回來找她時發現這點也十分激動,還想搶走它拋下馬桶沖走,逼使慧玲發瘋失控,多番對他下殺手,最後搶走警槍不慎走火身亡。由此可見,這顆戒指盛載着進新與慧玲之間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貫徹了兩人的愛情線,同時也代表了丁蟹對慧玲的過份執迷,丁蟹對他們多番纏擾,令進新和慧玲招致殺身之禍。單單一隻戒指便隱含了深厚的愛意,又多次觸發了重要劇情,表面為導致兩個重要人物的傷亡,更深遠的是引發了兩家人的爭鬥,實為《大時代》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道具。
第三十七集值得一提,是龍周兩派勢力與丁氏家族抗衡,精彩連場。此時方家已經家破人亡,只剩下方展博一人苛止偷生,但他回到香港活在丁氏格殺令的陰霾下,慳妹與紀文哀求龍周兩人力保方展博,共分四個部分:先是紀文動之以情,求父親成邦出面求濟生幫忙;然後是成邦與濟生等人的飯局,但濟生不為所動,拒絕幫忙;後來慳妹以「美食計」打動了濟生收自己為契女;最後是龍氏安排鴻門宴,宴請在香港警察的人脈,誓要保住展博,初時無人出席,又被丁家踩場,盡顯其弱勢,但濟生拖馬出場,加上香港皇家警察壓軸出場,將形勢完全扭轉,劇力萬鈞。最後一幕更是錦上添花,補充展博獨自走出警局,完全無人埋伏襲擊,交代了兩派勢力抗衡的結果。
最後一個部分有兩場精彩的股票戰,首先是滔滔追擊丁家五子,最後是展博大戰丁蟹。滔滔之前邀請方婷當其私人助理,慢慢喜歡了她,當時她卻與孝蟹相戀,之後被人拋下樓而亡,他都未能幫上一把,因此決心等待機會為愛人報仇。(滔滔在第三部分突然消失,後來出現只是補充他回去了美國。當時方家風聲鶴唳,他不太可能不知道那時愛人生命受到威脅,因此他應有能力立刻回來保護她,故這個安排說服力略有不足。)在五蟹集團上市首天,他便一直緊追不捨,不停追擊五蟹,目的要壓低他們的股價,又奪取他們的控股權。作為一個股票高手,他先聲奪人,但後來卻倒過來輸給極度好運的丁蟹,只因丁蟹誤打誤撞,妄圖臆測陳萬賢向他說的兩句話:「咁多人死,唔見你死?」以及「趁地淋!」,卻成功反客為主,令滔滔招致巨額損失,這一段正正表現了主題曲的歌詞「滔滔的感觸去又來」。最後一場便是戲劇性的「大奇蹟日」,展博向三大富豪借運成功,丁蟹注定要輸,將四個親生子逼上跳樓自殺的絕路,而自己則淪落到於精神病院渡過晚年。
結論
《大時代》的劇本固然出色,將人情倫理與股票市場兩個元素糅合起來,大膽寫出了突破創新的劇情。四次股票戰分別是每個部分的深刻亮點:方進新大戰陳萬賢的「北極星」一役,見證進新成功一刻;方展博與陳滔滔智破陳萬賢聯線控股,見證展博崛起一刻;陳滔滔追擊五蟹集團,反讓丁蟹盲拳打死老師傅,見證丁蟹無人能擋的盛勢;最後展博與丁蟹的終極對決,見證「大奇蹟日」的市場威力。經歷這幾場大戰,可見葉天的「股票必勝法」雖然有些取巧,卻道出股票市場對人的破壞力。
另外,主要角色們的出色演技也應記一功。劉青雲的表情和身體語言豐富,由頭到尾恰到好處呈現出方展博的心路歷程;藍潔瑛演技精湛,駕馭了羅慧玲一角在跨年代的不同性格態度,由青春羞澀到小鳥依人再到堅強獨立,一直對方進新念念不忘;鄭少秋飾演丁蟹是一大亮點,一向飾演行俠仗義的性格演員,在這套劇集一反常態,飾演一個只懂講打講殺的躁狂大漢,演出其歇斯底里的性格實在非常累人;另外兩位女主角周慧敏及郭海盈當時經驗尚淺,前者的氣質完全適合飾演慳妹一角,後者的演技雖然有時過於歇斯底里,但要扮演大癲大肺的女生可以諒解。
除了主角們,另一亮點是一眾大配角的精湛演技及對劇情的重要性。貪污華探長龍成邦及毒梟周濟生威逼利誘方進新協助他們賺大錢,一出場已經顯出了權威地位。這兩位角色對往後方、丁兩家的抗衡中舉足輕重,讓曾江及劉江盡顯「老戲骨」的味道;飾演陳萬賢的江毅演戲十分用力,眼神凌厲,觀眾很容易被其霸氣震懾,而且走位靈活,讓人感覺生動。其作用是在劇中確立一個在股票界具有成就但為富不仁的人物,先突顯方進新的正義及更高超的技術,後來被崛起的方展博擊敗,兩度被方家父子超越;葉天雖出場不多,但每次都是重要場面,在第一部份是與進新聯手打擊萬賢,顯出了他們旗鼓相當的股票技術,以至之後收方展博為徒,他與方家父子的關係密不可分。
《大時代》有四十集,而且每集內容豐富,節奏明快,以這種劇情的質量來說,主要角色的數量其實不算多,但角色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互有關連,令劇情更具層次,人物塑造立體完整,正邪界線模糊不清,更貼近現實。如果硬要分出頭號奸角,可能我們會選丁蟹?他蠻不講理、性格躁狂,卻重孝義和對愛人長情。四蟹嗎?他們無情下流,心狠手辣,但相當孝順,四子之間感情亦好,又不能說他們是徹頭徹尾的壞。龍成邦與周濟生?他倆曾作惡多端,迫害方進新同流合污,前者一度與女兒關係破裂,但晚年回心轉意,對龍紀文愛護有加,後者愛雖是大男人,卻愛妻心切,兩者更肯出手救方展博,足見他們在晚年已沒有昔日的壞。那麼要選好人的話,可能很多人會選男主角方展博,但他性格無賴,自我中心,不顧別人感受,沒有責任感,因為他的優柔寡斷和魯莽衝動,曾經糟蹋慳妹的光陰及金錢,間接害死龍成邦,愧對龍紀文,只是因為其經歷易於讓觀眾原諒及認同。正邪界線模糊不清這一點,正正令人物的性格更立體,亦正亦邪,不會過份完美。
來到文章的最後,我想提出一個比較有趣的觀點:《大時代》真正的主角不是方展博,不是丁蟹,是「時代」。與《一代宗師》一樣,其實兩者都是描述在某個時代裡的主角,大有「時勢造英雄」的意味。華人交易所成立後,方進新與陳萬賢均是那個時代的主角;十多年後,丁家四子是黑社會龍頭大佬,股壇新晉陳滔滔是股票市場備受注目的新星;後來丁蟹誤打誤撞成為富翁,最後也是被方展博徹底擊敗。在不同時代裡,均有屬於那個時代的主角,只是時間一過,就有後浪取代,主題曲一句歌詞「就算是誰漸老也下台」道盡這個命題。最後,在此附上《大時代》的兩首主題曲,符合劇情又好聽得令人洗腦。
譚詠麟《我的生命我的愛》
鄭少秋《歲月無情》
(劇集截圖來自MyTV及風行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